本钢新闻
走不完的点检路
  在这条我国自主设计、制作安装的第一条热轧生产线旁,他们是忠诚的“守护者”。轧机牌坊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字迹,是他们攻克难题的源动力。近日,记者走近板材热连轧厂1700生产线设备作业区,这个被称为“设备医生”的群体,现场体验他们点检路上的苦与乐。

无惧“跨界” 相信自己

  放弃原岗位的津贴待遇,通过全厂招聘,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1700生产线的一名点检员,赵柏峰当初的选择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然而,一年来他用工作业绩证明,梦想和追求要用行动来实现。
  “这就是我负责的打捆机和喷号机。”赵柏峰告诉记者,这两台设备都在去年9月份接手,当时正是年修时期,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他每天都会跟随检修人员一同进入现场,了解设备状况。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他已独立担负起所在区域的点检工作。
  赵柏峰曾在部队两次荣立三等功,五次获得优秀士兵荣誉。参加工作后他同样把不放弃和不服输的精神带到工作岗位。2009年至今,他先后荣获本钢集团先进生产者、技术能手,本溪市“五一奖章”等荣誉。作为本钢集团吊车比武技术状元,原本可以享受津贴、安逸生活的赵柏峰在40岁前,向自己发起了新的挑战。“我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份自信来源于赵柏峰多次改行的经历,从雷达兵到炮兵,从吊车司机到点检员,赵柏峰的每一次“跨界”都实现了逆袭。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多次让赵柏峰困惑,“特别是遇到棘手的问题时,自己也在想我到底图啥。但是这种负能量很快会被积极的心态替代,人生总要有梦想和追求。”
  努力虽然累,赵柏峰总想去试试。

奋进在逐梦路上

  从一名年修现场的青年志愿者,到担任1700生产线设备作业区精轧点检区域长,李国强用7年的时间积累,一个月的时间毛遂自荐,6个月的时间胜任新岗位……
  “这里就是我负责的7架轧机,他们的液压系统全部由我负责。”李国强说,“过去我以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年修,在厂房旁边为大家服务。可是在心里,我非常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点检员。通过自己的努力,排除设备故障,确保生产顺行,成功那一刻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李国强告诉记者。2014年7月,因职工的新老交替,作业区人员紧张,李国强主动向作业区申请,在原来管辖的设备不变的情况下,承担起炉区风机和加热炉液压系统的点检工作,成为作业区内部真正跨专业同时管理设备的“第一人”。
  担任精轧点检区域长以来,李国强就把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做好班组技术管理作为自己重要的岗位职责。一直以来轧机液压设备精轧发生停机故障较多,机上管路布局及连接方式不合理导致多起设备非停事件,严重影响到轧机的安全运行。为了能够消除这些隐患,李国强潜心致力于设备整改,重大缺陷攻关,多次利用机组大小修机会对设备进行改造及革新,将作业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到了10分钟,抢修时间大大的缩短,为轧机不间断的轧制生产提供了保障,设备事故也逐步减少,设备运行可靠性大幅提高。

“我的16年点检生涯”

  “当一名点检员发现了设备隐患并将它解决的时候,心里会有莫大的成就感。”在1700生产线荒轧区域,点检员严少华在仔细检查着设备的各个角落,同时也给记者讲述了他的点检故事。“点检员必须有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要有一抓到底的态度和决心,在掌握设备状态的情况下,及时处理紧急故障。”谈起点检员的职责,已经工作16年的严少华早已记在心里。
  而在严少华职业生涯中,至今记忆犹新的是2014年7月9日至14日。他告诉记者,由于发现了一个轴承出现问题,经过申请,产线紧急停机检查。可当轴承吊装出来时,再次发现了内部齿轮的设备故障。为尽快恢复生产,严少华六天五夜守在现场。“不仅要处理故障,还要对更换的备件逐一检查,任何一个小疏漏,都会为后序生产顺行带来大的隐患。”抢修现场的施工人员来了几拨,可严少华不敢离开半步,直到第六天凌晨空转试车成功,才回家休息,没想到竟一下睡了20多个小时。“醒来时感觉像跑了一场超远距离的马拉松,浑身酸痛。”对于4年前那场抢修,严少华至今难忘。
  多年来,1700生产线经历了多次升级改造,而严少华始终作为参与者,见证着轧机的变化。“能够伴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将是我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严少华说。

80后“老中医”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诊断手法,同时也是点检员们常用的设备检查方式。在加热炉区,陈赫达每天都要进入加热炉底部,佩戴煤气报警装置进行检查,无论设备是静态还是动态,都要凭借扎实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判断设备状态。“点检员要24小时开手机,发生设备故障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尽快解决问题。”谈起工作“80后”点检员陈赫达总是滔滔不绝。“我负责的点检区域在炉底,大概地下三层。相对其他点检部位,条件要艰苦一些,环境相对复杂恶劣,但丝毫不能影响每天的例行点检。”
  回想起点检经历,最令陈赫达骄傲的是有一次他听到E1液压杆和管路发生异响后,经过细致观测状态,发现触摸航空插头里,一根缝衣针大小的接头短了几毫米,导致信号不稳定。如果不是细心的排查,很难发现这个问题。为此,陈赫达还受到了嘉奖,此后作业区也将这一部位的点检正式纳入了工作范畴。
  时刻将设备放在心里的陈赫达,一心用在工作中,就连妻子近十个月的产检,他也只出现了三次。谈起家人的感受,陈赫达笑着说:“岳父有些不高兴。”
  跟随几位点检员从千米轧制线走过,记者更多地感受是点检之路并不在距离的长短,而是点检员为之付出的心血与努力。工作中,他们如同一个攀岩者,不畏艰难,不断向着新的高点挑战,用执著、坚守留下闪亮的足迹……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