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板材冷轧厂张勇
创新之路“勇”无止境
核心提示:经过26年的不懈钻研和创新,与团队合作为企业解决了20多项生产难题,先后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完成科研项目6项、QC项目13项,撰写科技论文18篇


  张勇技校毕业进入板材冷轧厂,从一名轧钢操作工做起,经过区域工程师、值班长、作业长等岗位的磨练,逐渐成长为负责主要设备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技术“大拿”和主导完成多项本钢及国内技术改造项目的“大师”,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工人技师职称,被评为本溪工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很多人都认为张勇有创新天赋,他却说:“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是责任和担当,让我勇往直前。”

“勇”啃硬骨头

  2007年,张勇来到板材冷轧厂一冷轧工序热处理车间,负责罩式炉的生产和管理工作。由于生产工艺需要,罩式炉进行退火生产时要消耗大量煤气、氮气和氢气。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减少能源介质,尤其是“成本大户”氢气的用量,来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呢?在生产实践中,张勇渐渐萌生了这个念头。于是,他每天“盯”在现场,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经过3年时间的不懈试验、研究,对厚度从0.5毫米到2.5毫米,宽度从1000毫米到1380毫米的不同规格,以及10余个不同钢种的产品,进行了300多炉次试验,测取了1000多个数据,最后确定了罩式退火炉介质用量优化的改进方案。
  厂里为此专门召开专家论证会,最终决定按张勇的方案对罩式炉退火工艺进行优化,并取得成功。这个方案突破了德国退火工艺制度核心技术的束缚,减少了氢气用量,使退火工艺优化后吨钢氢气消耗达到国内同行业最好水平。同时,减少了高温废氢气的大气排放量,并因吹氢时间的缩短,使罩式炉退火周期缩减了1.5小时,年产量可平均提高两万余吨。另外,这项工艺可以在国内外2500余座同型号LOI炉上推广应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对退火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行业技术跨越起到促进作用,推动了冶金热处理行业技术进步。2010年至2015年创直接经济效益就达5856.5万元。

“勇”享创新之美

  张勇善于把难题变成课题,让想法变成现实,在攻关解难中领略创新之美。“有些事在于你敢不敢做,只有做,才有可能创新。”这是张勇对于“创新”的理解和诠释。
  2003年,随着本钢生产工艺的改变及产品质量的提高,一冷轧工序CDCM线轧机的轧制模型已不适应轧制稳定性要求,经常出现轧机高速断带等情况,严重影响机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如果问题不解决,本钢冷轧产品就无法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众所周知,该机组是我国第一条酸洗轧机联合机组,采用的是奥地利和比利时的设备,技术含量非常高,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当时,有工友劝张勇:“欧洲人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改的,没准弄不好还不如原来的效果好,那就麻烦了。”张勇不为所动,“凡是有利于企业的事,我就要去做。”
  张勇查阅了大量资料,比对国内外各大企业相关技术,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在现场进行轧制压下率分配、调整、分析和讨论,边生产边总结,最后总结的经验数据,对轧制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改,应用到轧机后减少了高速断带,使轧制过程趋于稳定,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机组产能,仅2004年就为企业创效700余万元。
  作为一名“70后”,超强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张勇笑着告诉记者,法宝就是勤走、勤问、爱琢磨。

“勇”走创新之路

  “现在的产业工人,早已告别‘傻大黑粗’形象了,都在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转变,知识工人才更有力量!”张勇告诉记者,“创新型职工不仅需要有在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单要会动手,最重要的还要善于思考,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怎么去解决,怎么避免不出现问题,怎么去不断改进?”
  如果说,入厂后的第一次小改小革被肯定并付诸实施,点燃了张勇创新的激情,那么,后来从创新中获得快乐,更加坚定了张勇走创新之路的信念。“创新是必须的,虽然在创新过程中会有很多次失败,但是每一次的失败都代表我们离成功更近了一步,也就是说无数次的失败成就了最后一次成功,只要我们不放弃。”
  张勇不保守,以该厂创建的“张勇技能大师市级工作站”为平台,将所学技术无私地传授给他人,影响带动了一批年轻人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创新攀登,许多和他一起工作过的青年职工也迅速成为技术骨干。
  展望未来,张勇期盼有更多年轻人能够“青出于蓝”,“我告诉厂里的大学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想在岗位上干出成绩,必须在一线艰苦的岗位踏踏实实干几年。” 
  张勇,人如其名,勇于突破大大小小技术壁垒,攀登一个又一个技术高峰,不断超越自己。“我要像自己的名字一样,勇于创新,努力做得更好。”张勇说。 摄影 本报记者 邓立岩
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