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冷轧维度:追逐光荣与梦想
——本钢集团冷轧生产线发展变化回眸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本钢冷轧走过了不平凡的30年。这30年中,有艰苦创业的辛酸,也有成功投产的喜悦;有风雨兼程的坎坷,也有登顶巅峰的荣耀。本钢冷轧的发展史,是本钢集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30年来,从破土动工建设,到发展成为大型现代化冷轧板材生产基地;从70万吨到603万吨产能;从最初的7条生产线,到拥有酸轧、连退、镀锌、电镀锌、硅钢等29条生产线;汽车板产品不仅从无到有,且从最初的O5板应用于北汽“陆霸”高级越野车车门,发展到实现汽车板全覆盖,同时可生产世界最宽幅2150毫米、最高强度780兆帕的冷轧产品,实现最高强度热成型钢PHS2000的全球首发。
  冷轧人用速度、精度和高度,多维度书写着本钢的光荣与梦想。

冷轧速度:矗立发展里程碑

  改革开放让本钢集团核心竞争力发生了质的变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企业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1986年11月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视察本钢,在了解了本钢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情况后,明确指出:“本钢条件很好,应该上冷轧。”
  冷轧厂是国家“八五”期间利用外资兴建的重点项目,是继鞍钢、武钢、宝钢冷轧厂后建成的又一座大型的现代化冷轧板材生产基地,冷轧建设是事关本钢发展的大事。
  历史的镜头记载下的是本钢冷轧发展史上里程碑意义的开篇。
  1992年8月19日,本钢举行一冷轧工程奠基仪式。22万平方米的冷轧施工工地,1400多个日日夜夜,上万名职工以“拼命建冷轧”的气势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每一名冷轧建设者餐风沐雨,呕心沥血,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夜以继日地设计、描绘冷轧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了早日建成冷轧项目,占领市场,一路上遇到的波折,吃的苦、受的累,冷轧人刻骨铭心。也正是当时的苦和累,锤炼出冷轧人拼搏奉献的精神。
  从1995年投产至2000年,一冷轧工序实现70万吨设计产量,2002年产量实现107万吨。面对这样的数字,当时参与生产线调试的外国专家都大感意外,竖起大拇指赞叹道:“本钢冷轧让我们真正领教到什么是‘冷轧速度’,更感受到了本钢冷轧人的拼搏精神,这样的产量增长在我们国家的企业少说也要用上5年的时间。”      
  冷轧,开创了本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承载起本钢的未来和希望。至此,本钢集团实现了从采矿、冶炼到冷轧深加工的历史性巨变,为本钢这家“百年老店”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冷轧精度:顺势而兴写荣光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钢不能再满足于生产“大路货”,必须要走精品路线。于是,建设千万吨级精品板材基地的宏伟目标成为本钢人的心愿。本钢集团决策层根据国内外钢材市场的变幻,审时度势作出决策,成立了本钢二冷轧筹备组,形成一个体制上完全创新的生产模式。同年9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签署国务院令,批准本钢第二冷轧工程。
  历史的镜头记载下的是本钢冷轧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板材冷轧厂党群工作室工作人员金进,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刊载着二冷轧新闻的报纸剪贴本,新华社发表的一则新闻让她记忆犹新。2003年7月22日,世界顶尖钢铁企业韩国浦项钢铁公司(POSCO)称,该公司计划与中国本溪钢铁公司共同投资2.319亿美元建设一座钢板厂。一年后,本钢浦项冷轧薄板有限责任公司揭匾、开工建设奠基仪式如期举行。
  当新鲜出炉的O3、O5汽车板,一次通过华晨认证,进入批量生产,随后又通过了ISO/TS16949:2002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本钢汽车板不仅在国内市场闪亮登场,还拿到了国际市场通行证。
  汽车板被称为“钢铁之花”,而05板通常应用于汽车面板,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本钢第一卷05板就是在我们的手中诞生的,那份激动、那份喜悦,是用数不清的日日夜夜的辛劳付出换来的,值得,真值得!”现板材冷轧厂二冷轧工序作业长吴长发,当时全程参与了酸轧机组的调试。对于当时的情景,他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吴长发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汽车制造业材料预算方法进行换算,制造一辆轿车约需使用薄钢板600~800kg,那么,仅以本钢浦项2007年汽车板材45万吨的产量为例,意味着我国当年汽车生产总量中,有56万~75万台轿车采用了本钢汽车板。可以说,本钢二冷轧工序让本钢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冷轧工序不仅加快了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使本钢成为了继宝钢之后我国第二家能批量生产汽车板材的企业,本钢人建设精品板材基地的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

冷轧高度:勇攀高峰不畏难

  “十一五”期间,本钢建成了东北地区最大的高炉和世界最宽的热轧机组。随着技术装备的升级,产量大幅提升,如何把存量产能变成现实利润,成为本钢决策者面对的一大命题。为此,本钢集团依据《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积极争取国债,组织实施总投资近70亿元、设计产能年产260万吨高强、超高强冷轧汽车用钢板的建设项目——本钢三冷轧。因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当经济步入新常态,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有持续向高、向广者才能重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历史的镜头记载下的是本钢冷轧发展史上辉煌的时刻。
  2012年3月26日,百年钢企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建设投资——本钢冷轧高强钢改造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2015年,本钢三冷轧建设项目各机组陆续投产。9月25日,1630连退机组完成热负荷试车,并生产出第一卷冷轧产品。
  2017年12月,三冷轧生产的2000MPa级超高强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投入批量化工业生产及应用。
  在三冷轧工序的参观通道上,摆放着一卷卷由该厂生产的世界最宽冷轧超深冲宽幅面板和全球首发的冷轧热冲压成型超高强度钢卷。在精美的产品前,每位前来参观的客人都会惊叹于钢铁的力量。
  此情此景,让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板材冷轧厂生产技术室主任冯岗,对参与三冷轧工序设备调试那段累并快乐的日子难以忘怀:多少个不眠之夜,抱着图纸席地而卧。一次次安装,一次次调试,多少个黎明仍在忘我地工作。熬红的双眼、疲倦的身影,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一群人为着同一个目标相聚在一起,共同研究问题,共同面对挑战。当一个个难题迎刃而解,所有疲惫都被喜悦冲淡,挂在人们脸上的只有欣慰的笑容和激动的泪水。冯岗感慨地说:“三冷轧工序一举把本钢带入国内乃至世界能生产最宽幅、最高强度汽车板材的钢铁企业行列,也使本钢实现了汽车板所有品种和规格的全覆盖。今天,三冷轧生产的产品不仅成功打入了大众、日产、现代、一汽等30多家汽车主机厂,还吸引了宝马、奔驰等世界知名汽车企业前来洽谈合作。我们相信,未来三冷轧工序还会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成为本钢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冷轧人不断向更高目标攀登,打造本钢科学发展的铁柱钢梁,巩固了本钢在钢铁行业第一梯队的地位,开启了本钢向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
  30年风雨无阻,本钢冷轧与世界同行,与共和国同行。如今,走过30年岁月的本钢冷轧,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正值而立之年般强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冷轧人信心满怀,激情奔放,承载着把本钢建设成为让社会充满敬意的新本钢的使命,正用智慧和汗水去追逐百年本钢的光荣与梦想……
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