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行业资讯
四川:七家钢铁集团高质量发展成主线
  我省保持打击“地条钢”的高压态势,对钢铁行业实施“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竞争秩序有效改善。
  严查取缔两年来,“地条钢”已成过去式
  聚焦
  “以前是我们找订单,现在是订单找上门。”近日,攀钢集团接到大订单,为天府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的航站楼及交通枢纽部分路段供应钢材。攀钢集团经济运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至今,钢铁市场持续好转,公司新订单越来越多,已实现扭亏为盈。
  改变不只出现在攀钢。目前,我省近百户小散乱、落后、无效和低效钢铁产能企业悉数被出清,7家钢铁企业集团产量、效益双双走高。2017年,全省钒钛钢铁产业为2010年以来效益最好的一年。2018年,继续乘势而上。
  改变是改革的结果。去年以来,我省保持了打击“地条钢”的高压态势,对钢铁行业实施“去产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行业竞争秩序有效改善。
  取缔 
  持续打击“地条钢”,清查、排查力度只增不减
  用中(工)频炉将废钢铁熔化后,再浇铸成1.2米左右的钢锭——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地条钢”,表面粗糙且杂质、气泡较多,从两三米高的地方落下可能会断成几截,不仅产品质量低劣,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016年,国家决定全面取缔“地条钢”时,把废钢铁经中(工)频炉熔化,通过连铸或模铸工艺制造的钢坯及用这种钢坯轧制的所有钢材都纳入“地条钢”范围。
  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家取缔“地条钢”以前,全国约有产能1.4亿吨,四川约有1000万吨,约占全国的7%。
  早在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就将“地条钢”列入了“落后产品”名单,但此后15年“地条钢”一直暗流涌动。直到2017年初,国家对“地条钢”提出“大限”,明确当年6月30日前取缔完成。
  2016年,四川在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工作中,就加大了对“地条钢”的打击力度。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通过拉网式排查和清理整顿,对落后炼钢设备作全部拆除处置,对27家企业的中频炉进行了拆除,比国家要求提前半年完成。在2017年6月30日前取缔“地条钢”企业63家,出清“地条钢”产能1000余万吨,国务院督查组给出了“四川已无‘地条钢’”的结论。
  “取缔只是一个开始。”省经信委副主任翟刚说,打击“地条钢”是长期坚持的过程,一旦放松,企业改头换面之后,只需要一周就能“复活”。因此,从去年6月30日至今,我省反而加大了清查、排查的力度。
  2017年以来,我省先后组织11次排查、督查,对600多家企业进行了核查,市州、县区还分别开展了自查。“仅今年上半年,高风险市州就查了不下10次,平均一个月两次。”翟刚介绍。
  严堵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全面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
  2016年下半年以来,钢铁产业逐步回暖,目前钢铁生产销售企业利润较高,“地条钢”利润往往比合规企业高出1倍。利益驱动下,个别不法企业顶风作案。今年4月,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和脱困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化脱办”)接到群众举报,某县一家工程机械铸造厂正在夜间偷偷利用中频炉生产“地条钢”。
  接到举报电话,省化脱办立即组织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省公安厅等部门组成调查组,同时邀请行业专家一同前往。现场,调查组发现4台1.5吨中频炉和部分条形钢坯模具,但并没有轧钢生产线。
  随后,调查组根据现场的钢坯模具,摸排到该企业在30公里外租用的废旧储存点存放的钢坯,又顺藤摸瓜,在邻市找到了轧钢车间,发现疑似“地条钢”钢坯边角料。该企业除工商营业执照外不能提供环评、安评等任何批准文件,对外未挂标识牌。至此,一个链条式的“地条钢”生产窝点被拔除。
  “严打以来,‘地条钢’违规手段越来越隐蔽,我们就要从技术的角度去甄别。”省冶金设计研究院规划发展部部长彭钧是专家组成员,他举例,有的拆分“地条钢”生产工序,分散布局;有的以新材料和招商项目为幌子,意图合法化;有的铸造、锻造企业在建设连铸设备时,违规新增产能和涉嫌“地条钢”。
  “不放过一个疑点。”翟刚说,我省已探索建立涉钢企业用电负荷监测机制、钢材流通领域及废钢流向监管机制、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巡查机制。建立了有奖举报制度,坚持逢举必查,查实必究、兑现奖励,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营造“地条钢”无处立足的社会环境。
  整合
  不断提高有效供给,产能置换助推高质量发展
  堵住“地条钢”的生存空间,为合规钢铁企业找到了新的出路。今年上半年,我省生铁产量985.2万吨,同比增长5.5%,粗钢产量1158.6万吨,同比增长19.1%,产能利用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我省钢铁行业长期积压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主要表现在攀钢、威钢、达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以短流程为主的中小钢铁企业设备老化、布局分散,环保和安全生产条件亟待改善;个别“僵尸企业”长期依靠政府补贴、银行续贷等非市场因素生存……
  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堵”,更要“疏”。“促进我省钢铁产业转型发展是我省产业迈向中高端的一道必答题。”翟刚说,我省在巩固钢铁去产能和取缔“地条钢”成果基础上,抓住产能置换政策机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去年底,遂宁市、达州市部分钢铁企业重组整合,组建四川德润钢铁有限公司,并对现有冶炼装备进行改造升级。该公司两座420立方米的小高炉将被一座1750立方米的大高炉取代,新的高炉能耗更低,环保标准更高,预计投产后将新增销售收入达到66亿元,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
  截至2017年底,我省公告了9个钢铁产能置换方案,涉及项目拟于2020年底前建成投产。届时,我省钢铁行业尤其是短流程钢铁行业将实现生产装备和工艺水平、产业布局和集中度、产业竞争力、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发展水平、保障能力“五项提升”,行业总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一系列去产能和打击‘地条钢’的行动,有效扭转了钢铁市场恶性竞争的市场格局,为高质量发展铺路。”翟刚表示,四川将继续优化整合钢铁企业,进一步发挥四川钒钛钢铁资源优势,打造优势资源性、区域性的专业化钒钛钢铁集团,促进我省钢铁行业向绿色、节能、高效、资源综合利用以及专业化等方向转型升级。
四川日报
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