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行业资讯
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局部变化剧烈,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9月29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三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的相关情况。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2000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先后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和机构,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国性的生态状况调查与评估。通过三次调查评估,科学全面的掌握了全国生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建立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重点生态功能制度,推动形成了国土空间管控的理念。
        “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变化遥感调查评估(第三次调查评估),通过这次调查评估,基本摸清了2010-2015年全国及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与变化。调查评估成果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督查、‘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生态保护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崔书红介绍,“同时,这次调查评估也集成了第二次2000-2010年全国生态环境变化调查评估的主要成果,综合评估了过去十五年全国状况及其变化的总体趋势。”
        崔书红介绍,本次调查评估主要以“摸清现状,发现变化,揭示问题,提出对策”为总体目标,利用遥感和地面相结合的“天地一体化”技术体系,基于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功能—问题”的评估框架,综合评估了全国和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时空变化,分析了生态变化及其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在全国尺度上,重点关注了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功能和主要生态问题。综合评估了全国和重点区域的生态状况时空变化,分析了生态变化及其主要问题,提出了生态保护对策与建议。在区域尺度上,开展了多个专题评估,重点关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主要城市化区域等重大战略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重要区域。
        崔书红介绍,此次调查评估的主要结论为:近五年,全国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局部变化剧烈,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生态退化范围减小、程度降低,生态服务功能有所提升,生态保护和恢复成效明显,生态状况总体呈改善趋势。但受到工矿建设、资源开发、城镇和农田扩张等影响,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持续减少,局部区域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全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
        崔书红表示,尽管从调查评估来看,生态状况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在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城市扩张规模,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偏低和生态持续退化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他建议,加快推动由单纯扩大生态空间面积数量向扩大生态空间面积与提升质量功能并重转变。加快推动由单要素生态建设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保护和修复转变。加快推动由单一行政管制向土地、财税、金融及法律综合调控转变。 
中国冶金报社
2018-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