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本钢“朋友圈” 博览世界“取其长”
——本钢集团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工作回眸
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闭幕。本钢集团在本次进博会上圆满完成了客户走访、合作洽谈、意向签约等全部任务,与德国西马克集团、法国法孚集团、意大利达涅利集团、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总额达3.6亿美元,完成此次进博会全部意向成交总额的0.6%以上,在全国参展企业中名列前茅。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钢集团参加首届进博会的整体工作情况,记者对全程参与首届进博会的国贸公司进口部部长高海峰进行了采访。
为期6天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为国际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对全球市场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更为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注入信心和强劲动力。而借助进博会的东风,本钢集团也迎来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又一个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全新机遇。
“我们确实是整个进博会上非常积极并且收获颇丰的参展企业。”国贸公司进口处处长高海峰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国际贸易企业,本钢集团的每一笔签约都代表着企业绝对真实的采购意向,我们既做到尽可能多地与国际优质供应商签订意向协议,同时也确保所有签约都能最终为企业带来效益。”
本钢集团连续举行了5场意向协议签约仪式,每一场都吸引了众多国际先进企业的目光。而本钢集团实实在在把自己的未来合作需求和采购意向展示在进博会平台的做法,其诚恳的态度和开放的姿态,受到相关行业参展供应商的高度认可。
德国西马克集团执行副总裁斯蒂芬·克雷默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说:“我们开发了很多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为本钢集团提供新的环保技术支持,我个人非常期待与本钢集团的合作。”
意大利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亚尼,对以往与本钢集团在连铸、炼钢、轧机等方面的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开发新的先进技术,努力把与本钢集团的合作推进到更深层次。
在本钢集团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签订设备采购合作意向时,签约商华北利星行机械首席执行官罗东热情回顾了两家企业自1997年开始的贸易合作,并表示,这次签约将推动本钢集团同卡特彼勒公司的合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高海峰告诉记者,“今年早些时候,因相关项目到日本三菱集团进行采购调研,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度了解德国西门子公司、瑞士ABB集团的同类产品分别能做到什么程度。在这次进博会上,不仅让我们一次看个够,更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寻找最适合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让中国企业不出国门就能放眼全球,闲庭信步即可整合优质资源,这恰恰是首届进博会为所有中国企业赢得的发展红利。在这次进博会上,除了进行意向签约的5家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冶金钢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向本钢集团抛来谋求合作的“橄榄枝”,从而极大地扩展和充实了本钢集团国际供应商和贸易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
面对首届进博会上前所未有的机遇,本钢集团一行7人主动出击,分别随同辽宁省国资委分团走访大量客户,参加辽宁与中东欧的对接会议,出席中国银行组织的跨境人民币论坛,并充分利用首届进博会赋予中国企业的主场优势,与相关行业的供应商和客户分别洽谈,既表达了本钢集团同全世界合作伙伴谋求携手发展、共创辉煌未来的美好心愿,又最大程度提升了本钢集团在高层次国际贸易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海峰解释说,“在进博会上,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出一个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层级。比如说企业的意向签约对象都有哪些,意向采购的规模有多大,以及参展供应商和该企业的合作意愿有多强烈……”
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本钢集团参会人员都从首届进博会上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在法国法孚集团宣传展板上的合作企业排名中,本钢集团紧跟在宝武集团之后;而在与其他企业的走访和交流中,本钢集团也基本由该企业参加展会的最高级别负责人进行接待,直观的感受可以折射出这些国际贸易企业不仅对本钢集团并不陌生,更抱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除了外部的反馈,本钢集团参展人员对企业自身的认知也更加深刻。通过对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三菱集团、荷兰飞利浦公司、美国通用公司等企业的展台进行走访,发现“基本上所有知名企业的产品我们都听过、都看过、都用过,只不过因为采购和使用的规模不大,所以没有在进博会上确定采购意向。”
高海峰表示,“在冶金钢铁行业的设备备件采购方面,我们本钢集团绝对可以说已经同国际进口贸易的最高水平高度融合。从这个层面,我们对世界经贸活动中本钢集团的企业层级感到无比自豪!”
对于明年的进博会,本钢集团有着自己的展望。高海峰说,“本钢集团3.6亿美元的采购意向,全部集中在货贸进口领域。本次进博会上,我们也加大对服贸进口领域的关注,收集大量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有可能将在下一次进博会上形成实际的采购需求。”
物流航运、金融服务,以及产业链上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都是本钢集团在服贸领域的关注重点。本钢集团还将紧紧抓住人民币跨境结算能力大幅提升的有利契机,更好地利用金融行业对实体贸易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下一步,本钢集团要站在国际发展的视角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充分同钢铁冶金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和世界先进水平进行对标,有效推动本钢集团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先进技术装备优势,进一步将“立足中国市场,冲击国际市场”的国际化营销策略向前推进,开拓潜力无限的市场空间。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钢集团参加首届进博会的整体工作情况,记者对全程参与首届进博会的国贸公司进口部部长高海峰进行了采访。
为期6天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仅为国际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对全球市场潜力进行深度挖掘,更为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注入信心和强劲动力。而借助进博会的东风,本钢集团也迎来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又一个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全新机遇。
参与度居辽宁首位
在这次进博会上,无论是意向成交总额,还是累计签约场次,本钢集团在辽宁省交易团所有企业中都位居首位。3.6亿美元的意向采购金额在全国参展企业中也名列前茅。“我们确实是整个进博会上非常积极并且收获颇丰的参展企业。”国贸公司进口处处长高海峰告诉记者,“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国际贸易企业,本钢集团的每一笔签约都代表着企业绝对真实的采购意向,我们既做到尽可能多地与国际优质供应商签订意向协议,同时也确保所有签约都能最终为企业带来效益。”
本钢集团连续举行了5场意向协议签约仪式,每一场都吸引了众多国际先进企业的目光。而本钢集团实实在在把自己的未来合作需求和采购意向展示在进博会平台的做法,其诚恳的态度和开放的姿态,受到相关行业参展供应商的高度认可。
德国西马克集团执行副总裁斯蒂芬·克雷默在接受现场采访时说:“我们开发了很多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为本钢集团提供新的环保技术支持,我个人非常期待与本钢集团的合作。”
意大利达涅利冶金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亚尼,对以往与本钢集团在连铸、炼钢、轧机等方面的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开发新的先进技术,努力把与本钢集团的合作推进到更深层次。
在本钢集团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签订设备采购合作意向时,签约商华北利星行机械首席执行官罗东热情回顾了两家企业自1997年开始的贸易合作,并表示,这次签约将推动本钢集团同卡特彼勒公司的合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主动出击收获展会红利
“本钢集团是一家产品出口占重要份额的企业,在这次进博会中,全程保持极高的参与度。”高海峰说,“作为一家高度国际化的工业企业,进口与出口是企业国际贸易的一体两面。进口的是原料和设备,出口的则是我们的产品。在本钢集团开展进出口贸易几十年的历程中,虽然已经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平台和体系,但进博会这样的国家级博览会,依然可以让本钢集团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并在更大的平台上找到更优质的客户与合作伙伴。”高海峰告诉记者,“今年早些时候,因相关项目到日本三菱集团进行采购调研,但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度了解德国西门子公司、瑞士ABB集团的同类产品分别能做到什么程度。在这次进博会上,不仅让我们一次看个够,更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寻找最适合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让中国企业不出国门就能放眼全球,闲庭信步即可整合优质资源,这恰恰是首届进博会为所有中国企业赢得的发展红利。在这次进博会上,除了进行意向签约的5家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冶金钢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向本钢集团抛来谋求合作的“橄榄枝”,从而极大地扩展和充实了本钢集团国际供应商和贸易合作伙伴的选择范围。
面对首届进博会上前所未有的机遇,本钢集团一行7人主动出击,分别随同辽宁省国资委分团走访大量客户,参加辽宁与中东欧的对接会议,出席中国银行组织的跨境人民币论坛,并充分利用首届进博会赋予中国企业的主场优势,与相关行业的供应商和客户分别洽谈,既表达了本钢集团同全世界合作伙伴谋求携手发展、共创辉煌未来的美好心愿,又最大程度提升了本钢集团在高层次国际贸易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度对标找准国际定位
“在国内钢铁行业中,本钢集团现有的规模和效益举足轻重,但在高层次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我们对企业自身的定位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而每一点认知上的偏差都可能在交易谈判中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损失。这次进博会恰恰是本钢集团在国际市场上深度对标,找准企业定位的有利契机。”高海峰解释说,“在进博会上,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出一个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层级。比如说企业的意向签约对象都有哪些,意向采购的规模有多大,以及参展供应商和该企业的合作意愿有多强烈……”
而无论从哪个方面,本钢集团参会人员都从首届进博会上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在法国法孚集团宣传展板上的合作企业排名中,本钢集团紧跟在宝武集团之后;而在与其他企业的走访和交流中,本钢集团也基本由该企业参加展会的最高级别负责人进行接待,直观的感受可以折射出这些国际贸易企业不仅对本钢集团并不陌生,更抱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除了外部的反馈,本钢集团参展人员对企业自身的认知也更加深刻。通过对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三菱集团、荷兰飞利浦公司、美国通用公司等企业的展台进行走访,发现“基本上所有知名企业的产品我们都听过、都看过、都用过,只不过因为采购和使用的规模不大,所以没有在进博会上确定采购意向。”
高海峰表示,“在冶金钢铁行业的设备备件采购方面,我们本钢集团绝对可以说已经同国际进口贸易的最高水平高度融合。从这个层面,我们对世界经贸活动中本钢集团的企业层级感到无比自豪!”
服贸进口成为未来展望
首届进博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这次展会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却必将持续释放、永不落幕。参加进博会的国内外企业,一方面需要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去消化自己在展会上取得的意向成果,另一方面则已经开始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以便在明年的进博会上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明年的进博会,本钢集团有着自己的展望。高海峰说,“本钢集团3.6亿美元的采购意向,全部集中在货贸进口领域。本次进博会上,我们也加大对服贸进口领域的关注,收集大量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有可能将在下一次进博会上形成实际的采购需求。”
物流航运、金融服务,以及产业链上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都是本钢集团在服贸领域的关注重点。本钢集团还将紧紧抓住人民币跨境结算能力大幅提升的有利契机,更好地利用金融行业对实体贸易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下一步,本钢集团要站在国际发展的视角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充分同钢铁冶金领域的国际知名企业和世界先进水平进行对标,有效推动本钢集团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和先进技术装备优势,进一步将“立足中国市场,冲击国际市场”的国际化营销策略向前推进,开拓潜力无限的市场空间。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