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为高质量发展蓄力“最强大脑”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之人才建设篇
  站在板材冷轧厂主控室里,注视着监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字,冯岗的心中与7年前相比多了一份沉稳和笃定。这位2012年通过高校招聘走进本钢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入职后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因为他始终相信机遇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7年以来,在本钢集团为高质量发展蓄力“最强大脑”的道路上,他荣获过“大学毕业生创业成才标兵”;被推荐进入本钢MBA三期培训班学习;主动参与了2019年集团岗位公开招聘。在冯岗身上所发生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着本钢集团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所做出的努力和改变。
  宽阔的舞台,实力的证明,无限的可能……“智汇”本钢,形成了推动企业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引擎。

汇聚四方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

  2019年7月14日,7时30分,本溪火车站迎来百余名来自各地的高校毕业生。他们来自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地,分别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等高校。其中包括2名博士生,还有三分之一毕业后选择回家乡到本钢就业的优秀学子。此前,本钢集团相关负责人在270天的时间里,分成4个招聘小组,奔赴50座城市、80所院校,为企业发展招贤纳士。这是本钢集团持续强化人才强企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干事创业,成就人生梦想的重大转折。
  “聚于五湖四海,缘自四面八方。我们怀揣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期待,汇聚在这里,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本钢人。”8月2日在高校毕业生表彰暨入职典礼上,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博士毕业生杨波代表入职员工发言。
  近年来,本钢集团尤其重视人才的引进、关爱和培养。根据各类岗位人员分布实际,围绕本钢集团“十三五”规划发展战略和重点技改工程人力资源需求状况,细致研究存量,科学控制增量,强化政策宣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广泛吸引人才。为了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安心岗位工作,本钢集团大幅度提高全日制大学毕业生安家费待遇,并针对外地大学生出台婚后租房补贴政策。为助力大学生岗位成才,建立职业生涯跟踪制度,科学设计成长路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岗位竞聘、内部招聘等形式,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为了汇聚英才,本钢集团打破招聘界限,往届毕业生符合招聘条件的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参与应聘,通过全年、全天候的“常年招聘”形式,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加盟本钢。

风好正扬帆 奋进正当时

  在2017年年末的本钢集团职代会上,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为本钢集团的人才战略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本钢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伴随着本钢新一轮改革大幕的拉开,在深化“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四定”工作的坚定步伐中,本钢第一期MBA培训班在本钢党校开班,率先吹响了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号角,开启了本钢集团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全员“充电”模式。截至今年7月,已经开展了三期MBA培训。
  针对学员的年龄和岗位结构特点,本钢集团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培训方式,开设了16门MBA工商管理主体培训课程,并精心设置了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职业素养、党性教育到实践活动;从清华大学的高端充电,到东北特钢的实地考察;从井冈山红色之旅,到本钢集团主体工艺流程深度体验,培训内容既着眼高端视野,又紧密结合实际,在提升与实用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上,做了一次次全新的尝试。一系列特色学习,一次次实地考察,一项项丰富活动,使学员们从精神面貌、思想理念到作风建设都有了崭新的变化。
  置身于清华校园的名师课堂,学员们不仅在视野上有了新的拓展,领略了思维的创新,体验了名师的风采,还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更深刻领悟了百年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真谛,笃信践行“行胜于言”的勤学实干精神。
  “名师们以更高端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管理知识的大门。这对于我们今后工作将有着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培训班学员郭松涛说。
  难忘的井冈山红色之旅后,学员们留下了诗一般深情的感言:“初进井冈山,葱翠映眼帘;走过红军路,精神留心间;同行相携情,难忘忆山巅;吾辈当努力,奉献在集团。”
  走进企业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一线现场,学员们再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增进了对企业的再认识和深度了解,更激发了内心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成功举办了三期MBA培训班的基础上,今年8月12日,本钢集团再次抽调42名优秀干部及技术、业务骨干,本钢集团MBA培训班(四期)开班。

实干才有为 有为才有位

  2018年5月18日,历时两个多月的本钢集团部分领导干部岗位公开竞聘工作落下帷幕。经过多环节的激烈角逐,9人从115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另有5人以优异表现进入组织视野,到不同岗位挂职锻炼。今年本钢集团再次对20个管理、技术、业务岗位进行公开竞聘,是企业近10年来涉及岗位范围最大、参加竞聘人数最多的一次。
  “要把优秀的人才选拔上来、培养起来,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让广大职工拿出真本事来较量,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这是本钢集团向全体干部职工传递的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强烈信号。以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领导干部,更是本钢集团优化干部队伍素质,改善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8年竞聘到北营轧钢厂技术副厂长岗位的霍广超,如今在新岗位已经工作了一年多。回想当初,他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公开竞聘,让我真正理解了‘凭实力竞争’的深刻含义。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能在竞争的舞台上找到最适合你发挥才干的岗位。”
  用更广阔的视野和胸怀选人用人,是本钢集团公开竞聘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是打破界限,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和舞台。本着扩大参与率、最广泛地吸纳人才的原则,本钢集团组织部对岗位资格条件中的学历、年龄、工作经历等所占比重做出科学设置。同时,坚持向生产(工作)一线倾斜,并适当放宽了职级准入“门槛”,具有一定资历的副科级岗位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公开竞聘。实干才有为,有为才有位。在这场用实力为自己证明的较量中,更多人体会到了竞争舞台的可贵。
  按照“四个注重”用人导向,实施公开竞聘上岗;以本钢MBA培训班为依托,深入推进领导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全方位、多渠道地引进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蓄力“最强大脑”,打造本钢集团产品实现个性化和自主型的“内部引擎”,百年本钢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力量。
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