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劳动,塑造钢铁之美
  五月,火红的季节,也是劳动者的节日。在本钢集团发展前行的每个阶段,都会涌现出一大批充满激情、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劳动模范。
  他们,用实际行动积极应对挑战,为企业发展奉献才智;
  他们,技艺娴熟、满腔热忱,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
  他们,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企业的底气和骄傲。
  时代在变,劳模的故事在变。不变的,是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尚精神。

传承:“既然选择,就无怨无悔。”——付祥志

  1988年参加工作时,北营炼铁总厂原料分厂维检作业区作业长付祥志就从师傅那里学到了一句话:“既然选择,就要无怨无悔。”30多年来,付祥志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他的通讯设备24小时开机,无论何时出现设备问题,第一时间赶往生产现场,为设备平稳运行“排忧解难”,凭借扎实的技艺留下了一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五一”前夕,付祥志劳模创新工作室传来好消息,两项创新成果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高兴之余,付祥志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站中。“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更新换代,我们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学技术。”付祥志说。
  2019年至2020年,技能大师工作室共有18对师徒结对,其中两对师徒进入本钢集团新型师徒结对计划。针对2019年新分配到原料分厂的3名大学毕业生,工作室采取“师带徒、传帮带”形式,安排师傅一对一进行教学。通过接地气、有实效的技能培训,拓宽了大学毕业生们的工作视野,使其快速熟悉环境进入角色掌握专项技能,逐步成为岗位上的中坚力量。
  劳模创新室通过广泛开展征集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课题攻关、发明创造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集众智服务生产,使职工真正把企业事当成“家事”去做,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们想事的积极性、干成事的能动性,解决了诸多制约生产的疑难课题,使小小工作室逐渐成长为企业技改项目的攻关团、岗位练兵的主战场和技能培训的实操台,职工智慧与企业管理擦出了创新的火花,产生了“双赢”效应。

创新:“责任担当,让我勇往直前。”——张勇

  “新时代的钢铁工人都在向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转变,这样才会更有力量!”板材冷轧总厂一冷硅钢区域首席操作、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张勇对记者说。
  从一名轧钢操作员逐渐成长为负责主要设备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的技术专家和主导完成多项本钢及国内技术改造项目的负责人,张勇具有高级工程师、高级工人技师职称,被评为本溪工匠,辽宁工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路走来,张勇深知人才兴则创新强,技能精则企业兴。张勇将工作站打造为传承技艺的平台,将轧钢工、精整工、机修钳工和维修电工等各专业的技能人才吸纳到工作站,实现多工种协同作战,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有效地带动了技能创新。张勇带领技术团队解决困扰产量、质量、设备运行等疑难问题。始终以服务冷轧、报效企业为宗旨,弘扬工匠精神,建设专业化导师队伍和培训基地。技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大师工作站领创人,张勇开展各类技术讲座23次,累计培训916人。通过多层次、多专业技能培训,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艺精的高技能职工队伍,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坚守:“这里,蕴藏着我的初心和梦想。”——方春刚

  28年坚守矿山一线,方春刚比其他人更懂得坚守的意义。正是因为来自基层,他更加明白一项技术改造会给职工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为企业会创造多大的效益。
  自从走进矿山的那一刻,方春刚就与矿用车检修这个平凡的工作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不仅是矿业歪头山矿汽车作业区汽车修理工首席操作,还是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矿用车检修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活,要想学精吃透需要比常人付出百倍的艰辛。为了全面掌握设备构造,他勤读专业书籍;为了快速诊断设备故障,他趴在狭小空间内查明原因。工作服常常是一身油,夏天一身汗,冬天汗结冰……就这样他以拼搏的工匠心在一次次磨砺中“百炼成钢”。
  扩帮工程实施以来,矿业歪头山矿引进了大吨位矿用车投入运输作业。方春刚利用工余时间,研究起新型号矿用汽车所装配艾里逊6000和8000系列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指导徒弟们学精学透,不仅填补了企业大吨位液压自动变速箱及后轮油冷湿式多盘制动器的检修空白,同时为企业节省了变速箱外委检修人工费、试验费等,年创效益近百万元。“望闻诊脉,手到病除”是方春刚的一项绝技。他带领团队开展技改,解决“三一”矿用车生产运行中发生的缺陷数十项,三一重型装配有限公司为他颁发了“优秀操作手”证书。
  纵使荣誉光环闪耀,方春刚仍然坚守着他的技改初心和工匠梦想。方春刚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产业工人,匠心就体现在矿山车轮滚动的设备上,体现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上,体现在不断创新、执著追求的精神上。”

目标:“拨开层层迷雾,找到答案。”——高立波

  用采样勺采集铁水,专注地观察其中的成分,这熟练的动作,以及被铁水光芒映红的脸颊,写满了高立波与高炉相伴的每一个日子。
  扎根生产一线16年,高立波不断钻研炼铁技术,总结炼铁经验,在他看来,“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历练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肯于坚持和付出,就一定能拨开迷雾找到答案。”“本溪市青年岗位能手”“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高立波的身上有很多闪亮的荣誉和标签,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高炉工匠”,因为在他心中,真正的荣誉是坚持追求更高目标、坚守卓越品质的精神。
  为了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高立波积极开展六西格玛立项、节能降耗等活动,实现降低成本上千万元。2017年12月,经过22小时30分钟的控料线操作,实现五号高炉安全停炉,经过22小时实现安全无事故残铁排放。2018年3月,五号高炉经过77天抢修,迎来了恢复生产,高立波经过详细周密的计算和推导,制订了《五号高炉烘炉打压方案》《五号高炉炉缸整体浇注开炉方案》,实现一次开炉成功。2019年,在高炉顺行基础上,积极采取节能降耗措施,将降低炼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提出采取“大风量、高富氧”操作,积极消除低风温影响,尤其从6月份开始,高炉焦比实现大幅度降低,其中7月份完成焦比356kg/t,炼铁成本降低1200多万元。
  高立波用一个个小目标走出了人生的大航向,用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诠释了新时代钢铁工人的价值和意义。
  
2021-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