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究院宋满堂
钢铁情 科研路 强企梦
一切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远,才能看得真切;正如同所有的绚烂,只有走得足够近,才能感受震撼。站在2018年的岁尾回望57年的人生之路,40年前的1978年,是我人生的重要拐点。从一名钢铁冶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到本钢的一名普通钢铁工人,再到研究生、博士生、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科学进步奖评审专家,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见证了我的成长,更反映着本钢的蓬勃发展。如今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回望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不仅仅是本钢,还有我们这一代科研人员的梦想。
1978年,那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那一年,我作为中学应届毕业生参加了1978年第二届春季高考。凭借着往日的积累和一点点小幸运,我成功地考入了鞍山钢铁学院钢铁冶金专业,作为20万大学生中的一份子,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那是恢复高考第二年,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年龄段的学子齐聚高校,大家格外珍惜这段时光,拼命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为建设更好的祖国努力着。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我快速地成长着。每天早早起床背单词,课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晚上看专业期刊。正是那段忙碌而充实的时光,为我今后的事业奠定了专业基础。
那段时间,我痴迷于工艺技术。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利用工余时间,在厂图书馆看专业期刊。那时候,图书馆的书不外借,于是我就拿描图纸一点点地临摹,有时甚至忘了吃饭。在不断的钻研中,我开始配合车间技术组做些科技攻关等工作,而越钻研越觉得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足。于是我决定继续深造。
1986年,我通过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功获得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全日制)。由于当时本钢研究生极其缺少,在集团组织部门挽留下,在厂领导和团队的感召下,我决定毕业后回本钢继续工作。1989年初,硕士毕业后,我再次回到本钢炼钢厂,这一干就是20年。
白驹过隙,日月穿梭。回顾在板材炼钢厂20多年的工作历程,我见证了本钢炼钢工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全过程,并参与主持了汽车板、管线钢等重点品种钢的冶炼、精炼、铸坯等各工序环节的工艺、技术、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积极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其中,《硅铝钡复合脱氧剂的开发与应用》获1992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钢120吨顶底复吹转炉溅渣护炉系统优化》获199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硅铝钡锶金属复合合金的开发与应用》获1999年辽宁省科协二等奖;《铝锰铁复合脱氧剂的开发与应用》获2001年辽宁省科协三等获;《钢包工作衬无碳预制块的开发与应用》获2003年省金桥工程三等奖;《本钢洁净钢生产工艺技术攻关及短线钢种新产品开发》获2004年市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
还记得,那时我最爱说的话就是:不会不可怕,不学才可怕。在那段期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从原材料构成到特殊钢冶炼再至轧制直至最终热处理,对每个环节都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直到弄懂弄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本钢集团特殊钢研发、生产面临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实际,我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作为特殊钢研发所首席工程师,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让本钢特殊钢产品尽快占领已经丢失或即将丢失的市场,重振本钢特殊钢雄风,我们责无旁贷。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依托现有技术装备,我们大胆尝试把普通钢冶炼等方面的技术嫁接到特殊钢研发上,积极开发新品种。2010年,采用连铸矩形坯工艺路线生产气瓶用钢30Cr4Mo成功进入国内最大气瓶企业——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2011年,本钢采用电炉中方坯工艺路线生产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用钢Cf53,成功打入国内最大重型汽车生产企业——中国重汽集团公司。
2009年后,我先后主持开发了百余个新产品,先后完成5项科研成果。其中,《转炉连铸大方坯生产高质量特殊钢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2011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转炉流程生产高品质齿轮钢》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高品质齿轮钢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12年省新产品奖一等奖;2012年《电炉连铸中方坯生产GCr15轴承钢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均是该项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2年《转炉矩形坯生产大规格结构钢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均是该项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转炉矩形坯生产轴承钢GCr15工艺技术研究》通过本钢集团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是该项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我在板材炼钢厂工作期间参与的项目《冷轧汽车板表面板(O5板)研制与开发》获得201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冷轧汽车板表面板(O5板)》获得2011年省新产品二等奖。
每一个阶段,应该有每一个阶段的梦想。2014年,我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从那时起,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名钢铁科研工作者,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专长,从而更好地回报企业。为此,我经常鼓励周围的同事多撰写专业论文,总结经验成果。而我自己也在不断努力精进着。回顾30多年的工作生涯,我先后有1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钢铁行业专业杂志上,如俄罗斯的《钢》和《冶金学家》,国内的《钢铁学报》《炼钢》《特殊钢》《中国冶金》《世界金属》等杂志。这不仅是我一生事业的见证,也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018年年初,我开始担任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职务。这期间,我受上级领导委托,对炼铁工艺进行技术研究,并归纳总结,编写了《本钢高炉近期生产典型案例分析》,这不仅圆了我出书的心愿,更是我职业生涯最后阶段对企业做的贡献。
回顾40年来的工作生活,我由衷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成就了我的梦想。如今,作为本钢集团唯一的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我将继续肩负起本钢科研人员的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创新实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本钢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实现本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珍惜——改革开放“幸运儿”
1961年,我出生在山城本溪的一户普通人家。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是原本钢房产处的一名普通电工,母亲是文盲。那个年代,学习似乎离我们很远,但父母坚定地认为: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所作为,常教导我们兄妹三人要好好读书,不断学习。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三兄妹先后考上大学,而我作为家里的长子,最先迎来了人生的拐点。1978年,那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那一年,我作为中学应届毕业生参加了1978年第二届春季高考。凭借着往日的积累和一点点小幸运,我成功地考入了鞍山钢铁学院钢铁冶金专业,作为20万大学生中的一份子,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那是恢复高考第二年,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年龄段的学子齐聚高校,大家格外珍惜这段时光,拼命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为建设更好的祖国努力着。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我快速地成长着。每天早早起床背单词,课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晚上看专业期刊。正是那段忙碌而充实的时光,为我今后的事业奠定了专业基础。
痴迷——工余时间“爱钻研”
1982年,21岁的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本钢炼钢厂。在本钢炼钢厂工作的4年里,我从炼钢车间、铸钢车间、整模车间的操作工做起,与工人师傅们一起砌炉砌包、抡锤抠枪、测温取样、挥锹加料、刺铝封顶、下砖涂模。那段时间让我从理论走向实践,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炼钢工序的技术装备,也夯实了理论基础。那段时间,我痴迷于工艺技术。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利用工余时间,在厂图书馆看专业期刊。那时候,图书馆的书不外借,于是我就拿描图纸一点点地临摹,有时甚至忘了吃饭。在不断的钻研中,我开始配合车间技术组做些科技攻关等工作,而越钻研越觉得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不足。于是我决定继续深造。
1986年,我通过了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功获得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全日制)。由于当时本钢研究生极其缺少,在集团组织部门挽留下,在厂领导和团队的感召下,我决定毕业后回本钢继续工作。1989年初,硕士毕业后,我再次回到本钢炼钢厂,这一干就是20年。
白驹过隙,日月穿梭。回顾在板材炼钢厂20多年的工作历程,我见证了本钢炼钢工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全过程,并参与主持了汽车板、管线钢等重点品种钢的冶炼、精炼、铸坯等各工序环节的工艺、技术、质量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同时,积极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工作。其中,《硅铝钡复合脱氧剂的开发与应用》获1992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钢120吨顶底复吹转炉溅渣护炉系统优化》获199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硅铝钡锶金属复合合金的开发与应用》获1999年辽宁省科协二等奖;《铝锰铁复合脱氧剂的开发与应用》获2001年辽宁省科协三等获;《钢包工作衬无碳预制块的开发与应用》获2003年省金桥工程三等奖;《本钢洁净钢生产工艺技术攻关及短线钢种新产品开发》获2004年市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
回报——忠诚担当“强企梦”
俗话说:“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9年9月,我离开了工作27年的板材炼钢厂,来到了技术中心(现技术研究院)特殊钢研发所担任首席工程师。虽然早在2005年,板材炼钢厂建成投产矩形坯生产线,为普钢、特钢结合提供设备保障时,我做了大量的技术知识储备,但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太快,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还记得,那时我最爱说的话就是:不会不可怕,不学才可怕。在那段期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从原材料构成到特殊钢冶炼再至轧制直至最终热处理,对每个环节都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直到弄懂弄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本钢集团特殊钢研发、生产面临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实际,我实现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作为特殊钢研发所首席工程师,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让本钢特殊钢产品尽快占领已经丢失或即将丢失的市场,重振本钢特殊钢雄风,我们责无旁贷。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依托现有技术装备,我们大胆尝试把普通钢冶炼等方面的技术嫁接到特殊钢研发上,积极开发新品种。2010年,采用连铸矩形坯工艺路线生产气瓶用钢30Cr4Mo成功进入国内最大气瓶企业——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2011年,本钢采用电炉中方坯工艺路线生产的汽车发动机凸轮轴用钢Cf53,成功打入国内最大重型汽车生产企业——中国重汽集团公司。
圆梦——继续攀登科研高峰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是本钢培养了我,将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培养成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而我所能做的就是不怕艰辛、刻苦钻研,用更多的科研成果来回馈企业对我的培养和关爱。2009年后,我先后主持开发了百余个新产品,先后完成5项科研成果。其中,《转炉连铸大方坯生产高质量特殊钢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2011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转炉流程生产高品质齿轮钢》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高品质齿轮钢生产技术及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2012年省新产品奖一等奖;2012年《电炉连铸中方坯生产GCr15轴承钢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均是该项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2年《转炉矩形坯生产大规格结构钢工艺技术研究》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均是该项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转炉矩形坯生产轴承钢GCr15工艺技术研究》通过本钢集团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是该项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我在板材炼钢厂工作期间参与的项目《冷轧汽车板表面板(O5板)研制与开发》获得201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冷轧汽车板表面板(O5板)》获得2011年省新产品二等奖。
每一个阶段,应该有每一个阶段的梦想。2014年,我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从那时起,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名钢铁科研工作者,如何发挥好自己的专长,从而更好地回报企业。为此,我经常鼓励周围的同事多撰写专业论文,总结经验成果。而我自己也在不断努力精进着。回顾30多年的工作生涯,我先后有10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钢铁行业专业杂志上,如俄罗斯的《钢》和《冶金学家》,国内的《钢铁学报》《炼钢》《特殊钢》《中国冶金》《世界金属》等杂志。这不仅是我一生事业的见证,也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018年年初,我开始担任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职务。这期间,我受上级领导委托,对炼铁工艺进行技术研究,并归纳总结,编写了《本钢高炉近期生产典型案例分析》,这不仅圆了我出书的心愿,更是我职业生涯最后阶段对企业做的贡献。
回顾40年来的工作生活,我由衷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成就了我的梦想。如今,作为本钢集团唯一的国家科技奖评审委员,我将继续肩负起本钢科研人员的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岗位,创新实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本钢科研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实现本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12-27
下一篇:冷轧维度:追逐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