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新闻
解开科学保供“密码”
——本钢集团发电工序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回眸
  这里,是能源保供的“心脏”;
  他们,是钢铁生产的“先行官”。
  曾经,煤粉是发电人脸上特殊的“油彩”,厂区上空的“黑色烟龙”是他们灰色的记忆。
  如今,蓝领是发电人身上统一的“标配”,厂区上空的“白色蒸汽”是他们骄傲的印迹。
  改革开放40年来,本钢集团积极响应国家钢铁行业发展政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下大力气推进设备改造,为发电工序这一重要的能源介质生产转换中心注入了动能、注入了智能,也一步步筑牢了强大的“绿色屏障”。
  依靠改革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一代代发电人伴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用勤劳和睿智,一点一点解开了高效保供、智能保供、绿色保供的“密码”,逐步走上了科学保供之路。
  “我见到的电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恢宏、壮观/高温高压电厂安装竣工的场面/一如父亲宽厚的背影/留住午后的夕阳…… ”如今,集高炉鼓风、热电联产、余热发电、化学制水、冬季供暖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手握科学保供“密码”的发电工序,正如板材发电厂职工马红线诗中描写的那样,贮满能量,创新超越。

产能升级——
改革发展解开高效保供“密码”

  “上世纪80年代,本钢能源介质生产转换依赖的是原二电车间和三电车间的10台锅炉和6台发电机组,产能1168吨/时蒸汽和13万千瓦时电,虽然比现在低得多,但在那个时候,发电厂却是国家重要的发电单位。”已经退休的原发电厂职工盛连付,谈起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厂生产,带着怀念,更带着自豪。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催生了新的发展目标。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调整政策,在促进钢铁产能提升的同时,也对能源保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本钢集团逐步加大现代化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力度,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的各道工序中,产量逐年提升。
  翻开卷柜中已经泛黄的相册,现任板材发电厂党群工作室宣传干事魏绪宝细数着企业的每一次改变和壮大。
  “这是1987年,本钢发电厂二电60周波第一期改造工程施工期间的照片。这次改造后,每年可多发电4000万千瓦时。”
  “这张照片是1995年5月11日拍摄的,本钢发电厂第四期扩建工程竣工并正式通过有关专家验收。至此,本钢新增发电能力6.9亿千瓦时。”
  “这张照片是2015年1月9日拍摄的,本钢重点项目——焦三扩能改造配套工程板材发电厂综合车间33号发电机组并网发电一次试车成功。机组年发电量最高可达1.58亿千瓦时。”
  ……
  “如今,经过多次大规模技术改造的板材发电厂已是筋强骨健,拥有13台锅炉、15台套汽轮发电机组、5台套鼓风机组等现役主体设备。”
  翻开魏绪宝办公桌上的《本钢志》,上面记载着:2017年,板材发电厂全年完成发电量18.92亿千瓦时,现有装备产能达到供风量1026万千立方米/年,供蒸汽热量1308万吉焦/年,外供除盐水量649.62万吨/年,供余热水热值2094907吉焦/年。“这样的产能,放到上世纪80年代是想都不敢想的。”魏绪宝激动地说。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也为本钢集团发电工序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2010年6月份,两钢合并重组。于1988年建厂的北营发电厂,经过四次大规模设备技术改造,由当时只有3台燃气锅炉、2台汽轮发电机组,发展到现在的12台燃气锅炉、4台干熄焦余热锅炉、3台烧结余热锅炉和14台汽轮发电机组。产能也由当时的0.78亿千瓦时,提升到现在的13亿千瓦时。
  40年岁月更迭,带来的是日新月异的改变。本钢集团发电工序产能不断升级的背后,是国家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目标,也是本钢集团科学决策带来的新发展,更是一代代发电人团结奋进、创新求变的成功实践。

控制升级——
创新发展解开智能保供“密码”

  张正宇,是板材发电厂余能作业区2017年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坐在余能作业区宽敞明亮的锅炉控制室舒服的椅子上,他轻点鼠标即可轻松完成相关的调整操作。
  而谈起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的情景,今年52岁的郑德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他说:“那个时候,80%的操作都要靠人工完成。我们最怕的就是雨天和冬天,燃煤结块进不了炉膛,一个班的人就得轮换着用钎子敲打,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如果炉膛结焦,岗位人员还必须进炉膛去清理,危险性很大。”
  而现在,郑德才口中的人工操作大部分已被智能控制取而代之,只有10%的操作需要人工完成。这样的改变,源于本钢集团持续不断的技术升级。
  改革开放以后,本钢集团在着力提升发电工序产能的同时,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不断为能源介质保供注入强大的技术力量和智能支持。
  从2005年起,板材发电厂相继改造、新建了4台燃气锅炉,并引入DCS智能控制系统,可代替以往手动操作,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操作更加精细化。北营发电厂也大踏步迈出技术改造的步伐。2004年,投资3亿元,改造投产了4台130吨燃气锅炉和3台50MW汽轮发电机组;2011年,4台干熄焦余热锅炉和3台烧结余热锅炉也相继竣工投产,生产工艺全部采用DCS电脑控制,实现了手工操作到自动控制的升级。
  在自动控制工艺上不断进步的本钢集团发电工序,还通过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今年,板材发电厂566机组、265机组均借助能效平台,实现了与烧结运行参数的数据共享。该厂余能作业区主任刘培龙说:“现代管理软件的应用,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
  虽然对于上世纪80年代工作时挥汗如雨的辛苦,郑德才历历在目,但却满怀欣喜,他说:“感谢企业的快速发展,让我赶上了现代化生产这趟‘高速列车’,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现在,我再也不用害怕雨天和冬天了。”
  是的,创新发展为本钢集团解开了能源介质智能保供的“密码”,犹如为一代代发电人打开了一道道通往现代化生产的时光通道,快速、神奇,又充满催人奋进的“魔力”。行进在智能化控制的道路上,一代代发电人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下,不断求索、不断创新。

环保升级——
科学发展解开绿色保供“密码”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个客观规律:一方在大潮涌动中因为不适应而进入衰退期,而另一方则在大潮涌动中,开始一步步崛起。
  曾经的发电工序,在为本钢集团钢铁生产提供能源保障的同时,其相对落后的技术和装备,也给本溪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
  “上世纪80年代,我们更像是煤矿工,一个班下来,从头到脚都是黑色的粉尘,只有白眼球和牙是白的。我们工作的地面粉尘最多的地方有10多厘米厚。”谈起当年的工作环境,1988年参加工作的高压作业区职工杨春安记忆犹新。
  “当年,我们厂区上空经常有锅炉烟囱冒出黑烟,不仅影响城市环境,里面含有的硫、硝、粉尘等都对自然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高压作业区锅炉大班长肖荣和说。
  面对落后的生产技术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伤害”,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本钢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发电工序在节能环保方面逐渐进入“淘汰——新生”的绿色发展阶段。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本钢集团对发电工序逐步对除尘、脱硫等设备设施进行改造,相继实施完成了本溪市7年环境污染治理规划的蓝天碧水重点工程,城市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但是,随着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标准越来越严,有些设备已无法通过改造来达到环保要求。为此,本钢集团大刀阔斧淘汰落后产能,投资新建了一大批更加环保的设备设施,并为所有的燃煤锅炉都配备了相应的除尘、脱硫设备。
  翻开本钢《大事记》,看似简单罗列的文字和数字,却蕴藏着一代代发电人致力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2009年,板材发电厂成立综合车间,利用板材焦化厂干熄焦余热发电。
  ——2011年,板材发电厂关停环保工艺落后的二电车间,于2012年成立余能车间,利用板材炼铁厂烧结余热发电。
  ——2015年,板材发电厂实施三电热电联产整体改造项目,淘汰老旧设备,代之以新的3台220t/h高温高压锅炉及2台25MW(CB25型)高温高压汽轮发电机组。
  ——2017年,北营发电厂安装了锅炉排烟环保在线监测系统。
  ……
  一系列设备技术的更新换代,不仅使本钢集团发电工序烟气排放达到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而且实现了利用高炉富余煤气和干熄焦余热发电,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如今的本钢厂区,抬头不见黑色‘烟龙’,低头不见厚厚的粉尘,我们每天干干净净上班,干干净净下班。”肖荣和一脸的轻松和满足。而这样可喜的变化,正是本钢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果。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发电工序解开了绿色发展的“密码”。
  历经40年的风雨洗礼,高炉火红的铁水作证,职工脸上的笑容作证,蓝天之下的白云作证——脱胎换骨的发电工序在追求科学保供的征程上,为这颗“心脏”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能。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技术进步,科学保供还有更大的空间有待挖掘,有更多的“密码”有待解锁。相信,创新求变、睿智担当的发电人一定会在追求科学发展的丰富实践中,找到更多解开“密码”的“金钥匙”。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