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Leaving no one behind”(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在全球发力节水减排的进程中,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身体力行,是每个人的责任,在保护水资源这件事上,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管水、爱水,需要我们站在历史的时间轴上不断地思考、探索,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行动中,找到自己的身影、声音和幸福的记忆……
加大投资力度、上马节水减排设施、提升科技含量、严格考评管控……本钢集团近年来在水治理工作上做出的不懈努力,不仅换回碧水一片,还换回了真金白银,收到了绿色发展的成效。
然而,环保大考并未结束,并且“水治理”这道考题还呈现出日渐“升级”之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就是依法助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窦树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说。
这是国家在水治理方面继续发力的又一信号,也是摆在钢铁企业面前的又一道“拔高”考题。对于生产经营和环保压力并存的钢铁企业来说,怎样才能完美作答?
众所周知,钢铁企业是水资源消耗和污染大户,本钢集团同我国其他钢铁企业一样,在节水治水上曾经走过一段西方工业时代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但是,站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高度,本钢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要求,及时改变发展战略,加快了打造绿色钢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步伐。这不仅是一个国有企业的担当,更是本钢领导决策的智慧。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钢铁企业在水治理工作方面,无论是技术、规模,还是资金投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对不断升级的环保考题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艰巨任务,钢铁企业“想说爱水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本钢集团来说,当前正处于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生产经营工作千头万绪,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人才力量的投入进一步加大,要想在保证企业发展步伐不受影响的同时,做好水治理工作,需要放眼长远,统筹协调,在“舍”与“得”之间找到最科学的平衡。
因此,要答好节水减排的“拔高”题,除强化管控、加大投入外,其关键还是科技创新。无论是引入先进的设备,还是应用更加有效的药剂,都需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本钢集团以科技人才的优势,在节水减排技术上,深入研究,强化攻关,减少设备和资金的更新和投入,实现节水减排技术在现有设备上的完美“嫁接”,推动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征程上“轻装上路”。
要答好节水减排的“拔高”题,我们还应该在补短板上下功夫,瞄准先进目标,补齐历史遗留的环保“功课”。我们要在钢铁生产工艺和水处理工艺上坚持“两条腿”走路,既坚持从源头上减量,减少新水消耗、降低污水排放,又要瞄准先进工艺和设施,深入对标挖潜,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再边生产边治理,而是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为目标,科学协调平衡好生产经营和环保工作,从而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当然,面对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不应该是旁观者。保护水资源,需要全体本钢人的共同努力,担起责任,出点子、想力法,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融入点滴行动中,助力我们的企业跑出节水减排“加速度”,让太子河--本溪人的母亲河,与这座钢铁之城共生、共融,共存、共荣!
春江水“好”鸭先知
——本钢集团节水减排工作掠影
碧波荡漾,芦苇婆娑,三五成群的野鸭或在天空高飞,或在湖面嬉戏觅食,白鹭的鸣叫声声入耳……日前,刚刚解冻的太子河,迎来了久违的“客人”,一派和谐如画的美好景象。
“这样的画面,在十多年前,是看不到的!那时候,走在河边,看到的水是灰黑色的,更别说有野鸭和白鹭了!”
“以前,我们这些老年人也很少到这来溜弯。现在,这里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我们把这里当成休闲放松的‘根据地’啦,一跳就是好几个小时,每天都来!”
在本钢集团板材厂区旁的太子河坝顶的小广场,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提起太子河的变化,赞不绝口。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是因为——这里的水,有人管、有人爱。
立规矩、增投入
耗水大户变节水先锋
一条河,一座城。在河与城共生共融的进程中,用水大户本钢集团,站在保护生态文明的高度,为这条“母亲河”的生生不息做出了不懈努力。
“在节水减排上,各单位一定要坚持‘源头减量’原则,去年以来,几乎每次本钢集团生产例会,都要求‘源头减量’。”而这,只是他们致力水资源保护的举措之一。
自国家开始倡导绿色发展起,本钢集团就一边抓生产经营,一边逐步加大节水工艺改造和相关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切实担起了国企的社会责任。这些投入有一些是一次投入,持续受益。据统计,从2016年到现在,本钢集团新水消耗持续降低,降幅达52 %,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新水成本。
“从前我们是本钢整个生产链条的耗水大户,但是现在,我们的炼钢用水量逐年降低,循环利用率达97%”,正在平流池查看运行情况的板材炼钢厂设备管理室副主任孙兴一告诉记者。
发电工序是钢铁生产的“心脏”,也是本钢集团生产链条的耗水大户。提起近些年的节水减排成果,北营发电厂生产技术室主任刘士伟如数家珍:“我们做足内部功课,重点加强了循环水系统循环倍率的管控。去年,实际消耗工业水对比计划用水减少84万吨,对比上一年度下降了37万吨。”
边治理、边调研
补齐历史遗留“功课”
随着水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本钢集团结合用水实际,在加强钢铁生产过程节水管理控制的基础上,逐渐补齐几十年来在水处理上欠下的“功课”。2003年,板材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并于2012年进行了二期扩容改造。
“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投产,从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钢铁生产的新水消耗。污水处理厂可以将本钢工源厂区太子河沿线8个排污口的污水截流回收,经过处理,全部达标回用。”正在提升泵站巡视的板材能源总厂制水作业区技术专责张四海,一边巡视,一边向记者介绍。
“现在,本钢主厂区每年平均减少污水排放6000余万吨,为太子河本溪段流域水质好转、满足下游城市生产、生活需求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板材能源总厂生产技术室副主任兰玲给出了很形象的数据。
在污水处理上,本钢集团还在新建产线过程中,严把环保关口。于2016年建成投产的板材冷轧厂三冷轧工序,在建设之初就为充分考虑到水治理环节,上马了为产线产生废水处理配套的废水处理及回用水再利用的公辅设施。
在板材冷轧厂三冷轧工序的废水最终排放池,池水清澈见底,20多条鲤鱼欢快地游来游去,“这是经过处理的废水,水质非常好,这些鱼养了3年。”该厂三冷轧工序公辅作业区副主任刘金强颇有成就感。
边生产、边谋划
致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代的呼唤、责任的担当,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更是面向未来的美好图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如何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继续管水、爱水,本钢人有话说。
在本钢集团能源环保部,刚刚结束现场水质检查工作回到办公室的能源技术室水处理技术专业工程师于宗丽说:“作为一名水专业管理人员,我深知本钢集团这些年来致力水资源保护所付出的努力。本钢集团一直在不断给自己加压,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将立足岗位,为节水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钢集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必须处理好与水资源环保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对于未来的水治理工作,本钢集团能源环保部副部长白崇俊信心满满。他说,从短期来看,水资源环保的投入,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只是“阵痛”,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够实现企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本钢集团能源环保部将按照本钢集团总体部署,聚焦重点,补齐短板,立足长远,为守护好山城的碧水做出本钢人的贡献。”
忽如一夜春风来,吹绿了水,吹来了鸭……这不仅是本钢集团交出的环保考卷,更是绿色文明的一个风向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太子河生态屏障愈发牢固;
企业生产经营生机勃勃,可持续发展动力十足。
放眼望去,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钢城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幅美丽本钢的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