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奋斗的样子,真美!
——“本钢时代青年先锋”人物速写
在本钢集团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颁奖晚会上,刘宏亮等5名青年技术人才被授予“本钢时代青年先锋”称号,本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继壮亲自为他们颁奖。他们,是当天会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作为本钢11000余名青年职工的杰出代表,他们立足企业舞台,弘扬五四精神,勇于担当重任,以奋斗为底色,描画青春最美的模样
2012年入职本钢博士后工作站,2015年组建研发团队,从最初的7人到如今的17人,汽车板研究所成员不断增加,团队战斗力不断增强,成绩也越来越突出,仅2018年,他们就完成了DP780+Z、TR780+Z、QP980、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填补了本钢集团多项空白。
“一人之力有限,众人之力足恃”。作为本钢唯一一名博士后,刘宏亮最大的心愿不在自己,而在企业。他说:“我今天所取得的荣誉,都源自本钢集团和汽车板研究团队,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努力,打造出更多具有本钢特色的拳头产品。”
不是杰出者才有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刘宏亮有两个梦想,“带出一个一流的研发团队,让青年人尽快成长,让本钢多几个在行业里叫得响的专家。”“全力以赴投身科研,通过工作改变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当有一天,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曾虚度年华,不曾碌碌无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本钢。”
面对复杂的生产实际和不断更新的钢铁行业知识,冯岗做出了职业生涯的一项重要决定——去一线。从本钢板材汽车板项目部到板材冷轧厂二冷轧工序,到本钢外国汽车板认证项目部,再到板材冷轧厂三冷轧工序,工作7年,他始终坚持在研发、生产的第一线。
“没有凭空而来的收获,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刚到板材冷轧厂时,他每天扎在生产一线,跟在工人师傅后面一条条产线地走,一个个问题地学,一点点地积累经验。“学习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态度,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断前行。”冯岗说。
冯岗相信,所有难题都有方法可寻,只要肯学习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如今,站在板材冷轧厂的主控室里,凝视着监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字,他的心中多了一份沉稳和笃定。
有人说,一个人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大约7年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秉承信念,努力学习,并为之拼搏。7年,冯岗从青涩走向成熟;期待下一个7年,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参加工作14年,扎根生产一线14年,高立波已经习惯了厂房里设备的轰鸣,习惯了高炉旁闷热的温度,别人眼中的“苦”,渐渐地成为了他心里的“甜”。在他看来,“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历练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肯于坚持和付出,就一定能拨开迷雾找到答案。”
“本溪市青年岗位能手”、本溪市“高炉炼铁”技术状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高立波的身上有很多荣誉和标签,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高炉工匠”,因为在他心中,真正的荣誉是坚持追求更高目标、坚守卓越品质的精神。
高立波喜欢给自己定目标,然后沿着目标寻找解决办法,最后再思考怎么去改善。如何实现节约降耗?怎样破解技术难题?怎么保证生产安全?……高立波用一个个小目标走出了人生的大航向,用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诠释了新时代钢铁工人的价值和意义。
2004年,板材热连轧厂轧钢车间一共分来了4名大学生,但一年后,仍坚守在操作员岗位上的大学生只剩下张猛一个人。作业区负责人和他谈心,他淡淡地说:“我想留在作业区多干一段时间,要成为一名成熟的操作员得3年,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干出点名堂来。”此后的3年时间里,张猛踏踏实实地留在了一线,和普通工人一样倒班、作业,毫无怨言。
因为身处一线,张猛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身处一线,张猛见证了企业生产运行模式的快速变化;因为身处一线,张猛了解每台设备的“脾气”。为了尽快提升自己,工作之余他不断学习,了解前沿生产工艺理论和钢铁市场发展趋势。
生活从不辜负为梦想而努力的人,张猛凭借丰富的工作经历和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一步步站到了更高的平台上。“只有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能更接近目标。”回顾一路走来,张猛比任何人都清楚,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抵达心中的远方。
智能制造时代,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而在这条道路上,张帅从未停止过奔跑。
2009年张帅大学毕业来到本钢,成为本钢集团设备部信息处应用开发组IPMS小组成员,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平台。
本钢ERP集团化改造、ERP兼容性升级……每一项工作都关系着企业的生产运行与发展,而在这背后是多少个夜以继日的钻研和付出,是多少次挫折与煎熬,只有张帅最清楚。
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信念。工作中,张帅坚信,只要不轻言放弃,敢于创新,肯于行动,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办法。他说:“我很幸运,恰逢本钢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这个平台充满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本钢的未来。”
工作10年,张帅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也从一名科员成长为首席工程师,回想10年前的自己,张帅说:“刚工作时,我暗下决心,要用10年的时间站到本钢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前列,走到今天,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探索的知识,这条路我会坚持走下去,而且要走得快点,再快点。”
坚定,是成功的态度;努力,是最好的天赋,未来的每一天,都应该全力以赴!
作为本钢11000余名青年职工的杰出代表,他们立足企业舞台,弘扬五四精神,勇于担当重任,以奋斗为底色,描画青春最美的模样
刘宏亮(板材技术研究院汽车板研究所首席工程师)
善梦者才杰出
3月9日,是刘宏亮37岁生日。这一天,同往常一样,刘宏亮早早来到办公室,打开门便看到桌上的贺卡和生日蛋糕。“刘哥,生日快乐,工作顺意!”……汽车板研究所17名成员,每个人的祝福都像是一股暖流,深深流进他的心里。2012年入职本钢博士后工作站,2015年组建研发团队,从最初的7人到如今的17人,汽车板研究所成员不断增加,团队战斗力不断增强,成绩也越来越突出,仅2018年,他们就完成了DP780+Z、TR780+Z、QP980、等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填补了本钢集团多项空白。
“一人之力有限,众人之力足恃”。作为本钢唯一一名博士后,刘宏亮最大的心愿不在自己,而在企业。他说:“我今天所取得的荣誉,都源自本钢集团和汽车板研究团队,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努力,打造出更多具有本钢特色的拳头产品。”
不是杰出者才有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刘宏亮有两个梦想,“带出一个一流的研发团队,让青年人尽快成长,让本钢多几个在行业里叫得响的专家。”“全力以赴投身科研,通过工作改变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当有一天,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曾虚度年华,不曾碌碌无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本钢。”
冯 岗(板材冷轧厂生产技术室主任)
去一线!
2012年,冯岗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成为本钢板材汽车板项目部工程实验室的一名组员。清华大学的光环让身边人对他另眼相看,也成为他心头最大的压力。面对复杂的生产实际和不断更新的钢铁行业知识,冯岗做出了职业生涯的一项重要决定——去一线。从本钢板材汽车板项目部到板材冷轧厂二冷轧工序,到本钢外国汽车板认证项目部,再到板材冷轧厂三冷轧工序,工作7年,他始终坚持在研发、生产的第一线。
“没有凭空而来的收获,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刚到板材冷轧厂时,他每天扎在生产一线,跟在工人师傅后面一条条产线地走,一个个问题地学,一点点地积累经验。“学习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态度,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不断前行。”冯岗说。
冯岗相信,所有难题都有方法可寻,只要肯学习就一定能找到突破口。如今,站在板材冷轧厂的主控室里,凝视着监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字,他的心中多了一份沉稳和笃定。
有人说,一个人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大约7年时间,我们要做的就是秉承信念,努力学习,并为之拼搏。7年,冯岗从青涩走向成熟;期待下一个7年,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高立波(板材炼铁厂五高炉作业区值班工长高立波)
沿着目标寻找
在板材炼铁厂五号高炉的二号出铁口旁,高立波熟练地用采样勺采集铁水,专注地观察其中的成分,铁水的光芒映红了他的脸颊,也照亮了他鬓角的汗珠。参加工作14年,扎根生产一线14年,高立波已经习惯了厂房里设备的轰鸣,习惯了高炉旁闷热的温度,别人眼中的“苦”,渐渐地成为了他心里的“甜”。在他看来,“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历练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只要肯于坚持和付出,就一定能拨开迷雾找到答案。”
“本溪市青年岗位能手”、本溪市“高炉炼铁”技术状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高立波的身上有很多荣誉和标签,但他最喜欢的称呼是“高炉工匠”,因为在他心中,真正的荣誉是坚持追求更高目标、坚守卓越品质的精神。
高立波喜欢给自己定目标,然后沿着目标寻找解决办法,最后再思考怎么去改善。如何实现节约降耗?怎样破解技术难题?怎么保证生产安全?……高立波用一个个小目标走出了人生的大航向,用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诠释了新时代钢铁工人的价值和意义。
张 猛(板材热连轧厂首席工程师)
“走”向远方
从板材热连轧厂轧钢作业区操作员到首席工程师,这条路张猛走了15年。2004年,板材热连轧厂轧钢车间一共分来了4名大学生,但一年后,仍坚守在操作员岗位上的大学生只剩下张猛一个人。作业区负责人和他谈心,他淡淡地说:“我想留在作业区多干一段时间,要成为一名成熟的操作员得3年,既然来了,怎么也得干出点名堂来。”此后的3年时间里,张猛踏踏实实地留在了一线,和普通工人一样倒班、作业,毫无怨言。
因为身处一线,张猛掌握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为身处一线,张猛见证了企业生产运行模式的快速变化;因为身处一线,张猛了解每台设备的“脾气”。为了尽快提升自己,工作之余他不断学习,了解前沿生产工艺理论和钢铁市场发展趋势。
生活从不辜负为梦想而努力的人,张猛凭借丰富的工作经历和认真勤恳的工作态度,一步步站到了更高的平台上。“只有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能更接近目标。”回顾一路走来,张猛比任何人都清楚,唯有脚踏实地才能抵达心中的远方。
张 帅(板材信息化中心首席工程师)
从未停止奔跑
智能制造时代,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而在这条道路上,张帅从未停止过奔跑。
2009年张帅大学毕业来到本钢,成为本钢集团设备部信息处应用开发组IPMS小组成员,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平台。
本钢ERP集团化改造、ERP兼容性升级……每一项工作都关系着企业的生产运行与发展,而在这背后是多少个夜以继日的钻研和付出,是多少次挫折与煎熬,只有张帅最清楚。
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信念。工作中,张帅坚信,只要不轻言放弃,敢于创新,肯于行动,就一定能找到最好的办法。他说:“我很幸运,恰逢本钢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时代,这个平台充满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本钢的未来。”
工作10年,张帅成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也从一名科员成长为首席工程师,回想10年前的自己,张帅说:“刚工作时,我暗下决心,要用10年的时间站到本钢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前列,走到今天,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探索的知识,这条路我会坚持走下去,而且要走得快点,再快点。”
坚定,是成功的态度;努力,是最好的天赋,未来的每一天,都应该全力以赴!
2019-05-07
上一篇:本钢集团为生产管理工作“划重点”
下一篇:日清日结要从“纸面”落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