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省属最大国有企业责任担当
本钢集团助力辽宁振兴高质量发展
在日前举办的省重点钢铁企业与省内供应商配套协作交流会上,本钢集团现场签署了10份意向协议。这是本钢集团发挥大企业集团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省内企业配套交流,共建融合发展新生态,开创互利共赢新模式,展省属最大国有企业责任担当,助力辽宁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实在在的举措。
本次交流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省国资委联合主办,以“打造钢铁供应链协同体系,助力辽宁省企业携手共赢”为主题,旨在推动重点钢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配套协作,建设高水平供应链,进一步推动企业间优势互补,建设共创、共享、共赢的钢铁产业生态圈。
当前,辽宁正处于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钢铁企业及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交流会上,本钢集团、凌钢集团、五矿营口中板、东北特钢集团等我省4家重点钢铁企业组团亮相,公布了82个分类、400余个小类采购清单,涵盖了原辅材料、成套设备和备品备件等各类需求。200余家省内供应商“接招”,现场签署了27个意向协议。
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国有企业,本钢集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坚持开放合作,互惠共赢。在长期发展中,与省内上下游企业之间打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形成了合作中互补,互补中融合,融合中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据本钢集团采购中心副经理张霖介绍,仅2019年,本钢集团采购辽宁省内大宗原燃料、辅料备件就达100多亿元,占本钢集团全年采购额的四分之一,“随着本钢集团设备装备不断升级,我们要求上下游供应商也都要升级,这样对双方产业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围绕骨干企业采购需求,促进省内企业高效率配套是建设高水平供应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有效模式。例如,本钢板材炼钢厂与辽宁海华公司开展产线润滑脂与吨钢消耗承包的产购模式每年为本钢降低采购成本1000万元。同时,海华公司也通过合作,成功研发了40多项新产品替代进口,提升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是一个“大进大出”行业,本次参会4家重点钢铁企业去年营业收入总计约1230亿元,占全省钢铁行业的30%,采购总额达数百亿元。同时,我省也是制造业大省、资源大省,相关配套企业众多,进行省内配套合作,既可为钢铁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反应速度、提升综合竞争力,又可为配套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管理、生产水平,最终提升整个地区的产业链水平。
本次交流会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省国资委联合主办,以“打造钢铁供应链协同体系,助力辽宁省企业携手共赢”为主题,旨在推动重点钢铁企业与省内企业的配套协作,建设高水平供应链,进一步推动企业间优势互补,建设共创、共享、共赢的钢铁产业生态圈。
当前,辽宁正处于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关键历史时期,需要钢铁企业及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交流会上,本钢集团、凌钢集团、五矿营口中板、东北特钢集团等我省4家重点钢铁企业组团亮相,公布了82个分类、400余个小类采购清单,涵盖了原辅材料、成套设备和备品备件等各类需求。200余家省内供应商“接招”,现场签署了27个意向协议。
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国有企业,本钢集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和发展动力,坚持开放合作,互惠共赢。在长期发展中,与省内上下游企业之间打下了深厚的合作基础,形成了合作中互补,互补中融合,融合中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据本钢集团采购中心副经理张霖介绍,仅2019年,本钢集团采购辽宁省内大宗原燃料、辅料备件就达100多亿元,占本钢集团全年采购额的四分之一,“随着本钢集团设备装备不断升级,我们要求上下游供应商也都要升级,这样对双方产业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围绕骨干企业采购需求,促进省内企业高效率配套是建设高水平供应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有效模式。例如,本钢板材炼钢厂与辽宁海华公司开展产线润滑脂与吨钢消耗承包的产购模式每年为本钢降低采购成本1000万元。同时,海华公司也通过合作,成功研发了40多项新产品替代进口,提升了企业的赢利能力。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钢铁是一个“大进大出”行业,本次参会4家重点钢铁企业去年营业收入总计约1230亿元,占全省钢铁行业的30%,采购总额达数百亿元。同时,我省也是制造业大省、资源大省,相关配套企业众多,进行省内配套合作,既可为钢铁企业降低成本、增加反应速度、提升综合竞争力,又可为配套企业拓展市场,提升管理、生产水平,最终提升整个地区的产业链水平。
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