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十三五”
开栏的话
“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5年,钢铁行业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去产能工作,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5亿吨,提前完成化解过剩产能1亿~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这5年,钢铁行业着力提升环保水平、推进行业绿色发展,现已有9家钢企通过全工序超低排放评估监测。这5年,钢铁行业加快推动兼并重组步伐,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亿吨宝武横空出世,建龙、德龙、中信泰富特钢、沙钢等在兼并重组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5年,钢铁行业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多项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更有多项产品实现全球首发。这5年,钢铁制造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迅速,中国宝武率先实现一键炼钢,鞍钢、太钢、南钢等企业在智能车间、智慧矿山、大规模定制等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为此,本报特开设《辉煌“十三五”》专栏,分享钢铁企业在“十三五”期间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经验。
产品进入奔驰汽车全球采购名单,中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被用于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深圳地铁11号线,助力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高的建筑比斯迪拜塔的建造……
“十三五”期间,面对钢铁行业严峻态势,本钢集团以盈利增效为核心,直面挑战,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结构,深化销售战略调整,产品闪耀国内外市场,产销率达100%,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激流勇进。
升级技术——推动智慧生产、优化品种结构
“十三五”期间,本钢坚持创新驱动,围绕“打造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国内一流的特钢基地、国内先进的棒线材基地,建成精品、绿色、智能、服务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目标,实施230余项重点技改项目,增强“硬件”实力,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工艺装备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围绕2000万吨钢产能的规划目标,本钢在“十三五”期间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不断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重点建设了板材公司5号高炉产能置换、8号铸机等工程,提升工艺装备品质,为本钢迈向高质量发展铺架“高速路”。其中,板材公司5号高炉产能置换工程采用无料钟炉顶、高风温顶燃热风炉,各项工艺技术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不仅能更好地保证新5号高炉实现长寿、经济运行,还使环保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新标准。日前结束的板材公司1700热连轧机组第5次完善改造项目,采用全流程宽度控制技术、粗轧动态轧制节奏控制技术、高精度后端控制技术、全流程温度控制技术等先进模型及控制,进一步提高设备控制精度,提升产品质量,拓展极限产品规格,使这套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第一套大型带钢轧机的整体工艺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正不断地融入本钢发展,各产线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尤其是自2017年以来,本钢开启新一轮信息化建设,为企业注入“智慧”新动力。
在“十三五”期间,本钢建设了大数据云平台及质量“一贯制”管理平台,应用了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此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还让本钢产品全部配上了“电子身份证”,实现了亚洲最大的露天矿——南芬露天矿汽车定位系统的安全运行,使本钢大型计量器、衡、轨道秤等实现无人值守。智慧生产使本钢的生产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逐步实现过程监控,能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成本管控实现良性循环……以信息数字化带动工业快速发展,本钢快速进入钢铁生产新时代。
品种结构调整、扩展、优化。“十三五”期间,本钢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精品路线,瞄准“高精尖”加大新品开发力度,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不断提升新产品、独有领先产品和战略产品的占比,向品种、规格及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
5年间,本钢与30多家汽车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基本实现了绝大多数合资品牌和全部自主品牌汽车厂全覆盖。特别是依托三冷轧工序设备优势,本钢拓展了宽幅汽车板销售渠道,仅2019年实现冷系宽板销售99.5万吨,同比增长17%,创下新纪录。
5年间,本钢一批“高精尖”产品成为市场“主角”,实现了2GPa超高强热压成形钢(PHS2000)、热镀锌汽车面板、冷轧双相钢DP980、特种车专用齿轮钢、高级别帘线钢等高端产品的批量供货。
5年间,本钢积极开展战略性产品“先期介入”,多项产品获得国际、国内认证和评定,其中管线用钢、石油钻铤用钢等获得中石油、中石化行业认证,帘线钢通过贝卡尔特认证等。
创新营销——变革营销体制、开拓国际市场
“十三五”期间,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实施,钢铁行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艰难前行。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如何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考验着本钢决策者的智慧与眼光。
营销体制机制变革创新。在“十三五”期间,本钢以效益为导向,通过确定不同区域的销售策略、调整分公司管理模式、加大电商销售力度等措施和手段,全面推进营销体制机制变革创新。
2017年,本钢召开营销工作会议后,一场系列变革在营销系统内全面展开:优化产线分工,按产线效益最大化组织合同,向科学组织订单要效益;大力调整区域结构,加大向东北区域投放资源的占比,向优化区域管理要效益;强化对分公司的管理,发挥其市场前沿作用,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科学调配内、外贸资源,向国际市场要效益……通过把握核心区域内市场竞争力和引领力,一系列全面围绕以效益为中心的超常规营销措施稳步实施。
随后,本钢管理层又适时提出“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理念,从“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变。针对用户对产品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开启私人定制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直到用户完全满意;缩短售后服务时间,从原来的平均15天缩短为7天,让用户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入股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欧冶云商,形成了非计划、自营产品、非钢产品全部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模式,近3年来累计通过电商销售产品600余万吨,实现增效近2亿元。
国际市场开发逆势突围。“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本钢适时调整国际化营销策略,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完善区域布局,持续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企业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
据了解,5年间,本钢的汽车表面板、家电板、石油管线钢、集装箱板、长材、机械结构用钢和铸管等10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销往东南亚、西亚、东盟和中非等“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统计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本钢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达1000多万吨,占本钢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积极构建国际营销新格局。5年间,本钢直面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精准定位、精心布局,不断抢占国际合作新高地。一是网络布局“更精准”。本钢2017年适时增加了越南境外分公司,2019年着手成立了日本分公司,在确保出口区域更广的基础上,向高端出口市场逐步推进。二是传统市场“不放松”。本钢加大对韩国、东南亚地区等“老牌”市场的出口力度,产品品种从单一的热轧板产品,增加到了冷轧板、镀锌板、长材、特钢棒材等品种,且出口数量和用户数量也逐步增加。三是欧洲市场“不放弃”。本钢进一步明确“以高端精品为主打模式,持续开发欧洲市场”的战略 目标,在贸易壁垒的“缝隙”中积极开发欧洲汽车用钢市场。目前,本钢已经成为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一些国家重要的海外汽车用钢供应商。
“十三五”以来,通过EVI(供应商先期介入)服务,参与主机厂新项目、新车型、新产品开发等措施,本钢不断开发高端新用户,先后为大众、日产、现代、一汽、上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生产商供货,同时通过不断调整出口产品品种结构,扩大品种钢出口比例,将优势产品、拳头产品销往全球,还吸引了宝马、奔驰、玛莎拉蒂等世界知名汽车公司前来洽谈合作。
中国冶金报
2021-01-25
2021-01-25
上一篇:打造人才高地
下一篇:本钢成功轧制3个新规格线材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