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发力 逐“质”而行——本钢板材冷轧系统锚定世界一流以新质生产力撬动新发展侧记
鞍本重组以来,依托鞍钢汽车钢的技术平台,本钢板材冷轧系统实现了汽车钢量与质的大幅提升。2024年,本钢汽车钢总产量实现同比增长近20%。借助鞍钢的品牌效应,本钢进一步加深了与奔驰、宝马等国际知名企业的深度合作。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力,与比亚迪等国有自主品牌的全面合作,标志着本钢板材冷轧产品在汽车用钢领域实现了跨越式迈进。
为了实现“极具国际竞争力的以汽车板为引领的精品板材基地,在汽车板行业代表鞍钢最高水平”的战略目标,近两年来,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深化结构调整,瞄准高端产品,以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开启了以旗下本钢浦项“特区”引领、大冷轧系统协同发展的新篇章,锚定世界一流以新质生产力撬动新发展。
思想变革引领赶超
近年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本钢板材冷轧系统以思想破冰为刃,引领改革突围,用实干实绩检验工作成效。
为确保改革有序推进,本钢板材冷轧系统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立了“1234+”工作指导方针——紧盯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生产经营这1个目标;实施汽车板通道线卫生和现场跑冒滴漏2项专项治理;践行“极致响应、转变作风,极致提标、比肩翘楚,极致寻根、深剖要因”这3个极致;推动领导干部由发号施令向带队攻坚转变、管理部门由守座指挥向深入一线转变、设备系统由基本保障向精益服务转变、全体职工由被动等靠向主动思行转变这4个转变、并持续推动实施“效率+品种”双轮驱动战略,充分释放产能规模效能,实现了高效益、高效率“双效”提升\全体冷轧人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作风实现全面转变,解放思想成为冷轧系统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解放思想方能破浪前行。一冷轧CDCM机组(酸轧联合机组)作为本钢的功勋产线,经过20余载风雨洗礼,设备功能老化,控制精度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发展桎梏。冷轧人勇于自我革命、拼搏实干,克服重重困难,对一冷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改造。历时6个月的艰苦奋战,2023年9月29日,一号酸轧机组热负荷试车,第一卷产品成功下线,新中国第一条冷轧机组涅槃重生。
“1234+”方向明确、重点突出、绘就发展蓝图,绽放璀璨光芒。两年来,本钢汽车板高强钢和外板产量分别实现环比大幅增长,并成功通过了戴姆勒奔驰、东风商用车、理想汽车和上汽的产线认证。2024年5月5日,本钢第一卷锌铝镁产品在一号镀锌机组成功下线,为企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本钢汽车外板带钢清洗后反射率可达到95%以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配合技术研究院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抗氧化免涂层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彰显了本钢冷轧产品的创新实力与卓越品质。
提升业绩跨越发展
近两年来,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和“双基”管理工作,全面推行“算账经营”,激发了微观主体活力,全员干事创业积极性高涨,实现了生产经营指标的稳步提升。
以极致能力追求极致效率。板材冷轧总厂抓住市场窗口期,抢抓订单,以“动态、稳定、高效”原则组织生产,开展机组生产效率攻关,以设备“零故障”和低成本管理为抓手,最大程度发挥设备功能,实现了产量的环比增长。特别是2024年11月,三号酸轧机组高强钢月产量再次刷新纪录,月占比突破40%,环比增加3.3%,其中超高强钢超设计产能2.7倍,为全年产量目标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标先进争一流。本钢浦项全面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牢固树立“特区”理念,学习韩国浦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打造新鞍钢的样板和典范,企业生产经营取得良好业绩。鞍本重组后,本钢浦项利润总额增长4.8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25%。特别是2024年以来,本钢浦项积极推行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聚焦极致效率,强化破局思维,主营指标持续攀升,累计创各类产量纪录24次,明星产线产能利用率连续实现120%,比肩国内领先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近两年,本钢板材冷轧系统把科技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通过不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运行效率。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者。2024全年,板材冷轧总厂摘牌项目立项65项,累计创效约1400万元;板材公司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预计创效2300余万元。其中,“缩短二号光整机故障时间”QC(质量控制)项目,荣获辽宁省质量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好产品是对“最好冷轧”的阐释。本钢2150毫米以上超宽幅冷轧汽车板获评为“2024中国冶金行业最具竞争力产品”。此外,2024年以来,本钢冷轧在高强钢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成功试制了0.8毫米厚度规格980兆帕级复相钢,并批量生产了新牌号SAE1035高强钢产品。同时,本钢冷轧首次实现了单批次生产1200吨SAE1035钢种,成功批量生产耐候钢SPA-C产品,生产出原料宽度为1890毫米、成品宽度为1850毫米的极限宽幅镀锌汽车外板,创造了鞍钢集团生产镀锌汽车外板宽度之最。
走创新路,吃科技饭。本钢浦项作为本钢汽车板生产的重要基地,一直致力于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通过推进“一贯制”管理和先进知识管理培训,本钢浦项持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体系思维,打通了汽车板主体产线全流程脉络,大幅提高了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本钢浦项还在新材料、金属材料、精品钢材制备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专利授权41项,进一步提升了本钢在汽车板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先后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质量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
点亮绿色打造样板
走进本钢板材冷轧系统生产现场,整洁干净、物放有序、道路通畅的生产环境映入眼帘,职工的幸福微笑展现出现代化冷轧系统日新月异的变化。
绿色是本钢冷轧的底色。冷轧系统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使命,积极推进“美化、亮化、绿化、人性化”建设,不断加强厂容环境整治,汽车板产线清洁化生产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实现了产品质量和职工满意度“双提升”,为板材公司荣获2024中国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称号做出积极贡献。
板材冷轧总厂狠抓汽车板通道线卫生和现场跑冒滴漏现象整治,全力开展厂容治理和绿化美化,完成绿化面积4351平方米、道路修缮项目2200平方米,实施厂内美化、环境治理、道路修缮项目及企业文化植入项目70余项。设备系统扎实推进现场“跑冒滴漏”整治,实行挂牌制,开展专项检查65次,辨识问题826项,查改了759项,并设置了“暖心驿站”,新建、修缮卫生间15处,完成新建职工停车场等“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15项,增强了员工归属感。
本钢浦项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极践行新鞍钢内涵,在传承百年本钢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韩国浦项企业管理精髓,打造本钢浦项样板工程。本钢浦项以“红色引领见行动现场改善创一流”为主题,组织党员开展了“一无三清四净”活动,稳步提升了管理水平,打造了文明整洁的现场环境和干净舒适的工作场所。2024年以来,本钢浦项实施精益管理改善提案4760项,累计创效1500万元。
站在新的起点,本钢板材冷轧系统将坚定信心、勇毅前行,持续优化生产结构,不断提升“效率+品种”能力,苦练内功,夯基筑坝,向“新”发力,逐“质”而行,不断推动精品汽车钢成为第一竞争力,为鞍钢集团加快建设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冷轧力量”。
中国冶金报
2025-03-04
2025-03-04
上一篇:跟随总书记,探访本钢焕新之路